青浦区珠溪中学数学学科建设重点项目方案
发布时间:2017-10-18 来源:珠溪中学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组建设行动

 ——青浦区珠溪中学数学学科建设重点项目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青浦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总目标提出的各项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入推进二期课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内涵。通过学科建设,注重学科领头人的培养,注重学科骨干群体的形成,将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课改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学科建设基础 

珠溪中学数学教研组共有16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1位,骨干教师2位,一级教师7位,平均年龄35岁。教研组内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也有踏实肯干的中年教师。教研组成员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案例数篇。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教研组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科教学质量的功能需要提升,数学教研组内还缺少学科把关老师及在区级、市级层面有一定影响力并具有领军能力的教师。骨干教师、高级教师需要托管学科专家进行引领。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知识、教学经验、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上还有所欠缺。对于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等基本教学技能都存在着不足。

在科学分析学科组现状的基础上,围绕“二期课改背景下的学科建设”这一主题,拟确立珠溪中学学科建设重点项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组建设行动。通过科研引领,以“细化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训练系统”为重点,激发教师创新实践,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真正使课改落到实处。

三、学科建设目标

依托上海名师培训中心托管的优质教育资源,挖掘数学教研组自身功能,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在此基础上托管学科专家团队着力指导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研组整体教研水平。

确定以新教材八年级数学教材为切入口,组织教师细化课程标准,汇编《学科课程标准细化方案》;建立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集与课件教学资源库》,视频的课堂教学实录集,收集或制作配套的演示教具、幻灯片、实验器材等,建立并完善教师学科试卷电子档案库等。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且以点带面,逐步辐射推广到其他年级和其它学科。

四、项目实施

(一)以“教研组建设”为动力,实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1.开展群体调研,把握校本实际

201310月起,托管团队通过跟踪听课的方式,对数学教研组教师的教学优点和弱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掌握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情况。也让每一位青年教师了解自己需要提高的部分,明确培训目标,增强对培训的内在需求。

2.开展分层培训,满足教师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数学教研组教师的成长需求,我们将教师分成三个层次,提供不同的培训方案:

1)第一层次:教龄1-3年的青年教师

建立师徒带教模式。通过带教,完成一系列带教任务,来规范教学过程、增长知识水平、锻炼教学基本技能。

开设系列讲座。托管学科专家和学校优秀教师开设系列讲座, 从教学理论、教法运用、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师形象设计、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特色创新设计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辅导,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基本能力。

建立课堂实训模式。通过开课——评课——反思——跟进课——评课——反思的模式,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基本功的实训,化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

通过培训,使上述教师成为合格教师,实现从入门到入行的角色转换。

2)第二层次:教龄4年以上的中青年教师

建立教研组帮教模式。

①教研组进行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的研讨。

②利用观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反思。

③组织专题研讨,通过“说专业成长故事”,说课等形式,进行经验分享。

④发挥教研组群体力量,结成合作团队,对于教学实际问题和共同关注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提供“菜单式”讲座。教师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参加讲座培训,按要求完成一定的学时。

通过培训,使我校中青年教师成为成熟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业务能力,并在各备课组中起把关引领作用。

3)第三层次:骨干教师

托管学科专家对骨干教师进行导师带教,通过理念和专业引领,使骨干教师逐渐形成有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能对学校的数学教学起指导和把关作用,并在区级层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丰富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实效

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为了最大程度上提升培训实效,满足教师实际需求,采用多种培训模式。

案例分析式:通过对一些教学实际问题或具体教学情景进行分析,引导教师进行讨论。

“菜单式”:系列讲座设立菜单,对于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选择的参加部分培训,完成一定的学时。

诊断反思式:在培训中,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引导、帮助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和反思,提高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水平。

合作研究式:对于青年教师,让教师组成合作小组,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共同关注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研究。

(二)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优化小班化课堂教学 

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追求共性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统一,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核心,追求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与个性的独特发展两者的辩证统一。

强调“小组和个别化教学”——引导教师努力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辅导,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巧妙地结合、交替使用、优势互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

强调“注重教学角色的多向转换”——实施“互动式”教学,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等合作的学习网络。大力营造师生关爱的氛围,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个发言者,时而作为问题的提出者,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平等聆听的求知者,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让思维的火花时时在小班中闪亮。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使学生在健康的心理气氛中自主快乐地学习。

强调“注重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并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强化学科训练系统 

通过重点建设学科这个良好的契机,以新教材中重点难点作为突破,本着边实践、边探索的原则,通过数学备课组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不断集思广益,汇编珠溪中学八年级数学学科训练系统。该系统特点如下:

1.针对性强 

结合《课程标准》和《考纲》,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不搞题海战术,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全面系统地让学生掌握知识。

2.适应面广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配套的学科知识练习。对基础薄弱的同学相应的以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习题作为主要教学任务,由浅入深,习题的分层性强,适用于所有学生。

3.教学效益高

通过训练系统的不断更新,补充,完善,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以达到教学效益的最高。

   五、研究步骤

1201310月——201311

1)制定重点建设学科工作计划以及分阶段实施目标,就“重点建设学科工作”进行动员宣传。

2)组织教研组学习《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上海市教委、区教育局推广二期课改的文件。

3)教师与托管专家就近几年对中考命题的分析,展开对课改新教材教学研讨。

2201312月——20143

1)针对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证明举例》部分细化课程标准后,具体实施片级层面交流研讨活动——“数学学科新教材探索实践课展示交流”。

2)对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组织教师与支援联盟校中山学校教师相互交流切磋。

3)完成探究活动《证明举例》教案设计样稿。

4)开设校内探究活动教学展示研讨活动——《证明举例问题的探索》。

320143月——20146

1)结合目前开展的学科建设工作,开设一节区级教学公开课。

2)汇编珠溪中学数学学科教学案例集。

3)开设校内说课研讨活动。

4)对学科训练系统的有效性与基地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420149月——201412

1)汇编珠溪中学重点建设学科教学论文集。

2)建立数学学科建设教师成长档案。

3)电子教案、课件资源库、试卷、课堂实录、学科训练系统汇总。

    六、保障措施

1.完善相应制度

以“教研组建设”作为抓手,继续完善落实好案例展示制度、教学质量分析会议制度、专题研讨会议制度、公开课展示制度、暑期培训制度等二期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学校将在每学期教学考核中就教研组建设开展情况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相关教师进行考核,形成激励机制,保障“学科建设重点项目”的稳步推进,同时带动其它各学科的建设,整体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2.建立成长档案

建立数学学科教师成长档案。有专业培训、教学设计、学案、学生质量分析;问题与习题的构建;课堂教学课;教学心得、科研论文等。

    3.创新评价方式

为了全面、合理地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进行评价,实行教师自我评价、学校过程评价、专家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自我评价:对照教师自己制定的专业发展目标,经过教师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

学校过程评价:为每位青年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记录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教师自己将培训过程中收集的学生作业样品、教案、论文等能够代表教师成长过程的资料放入成长档案。学校根据教师的专业成长档案对教师培训情况进行过程评价。

专家终结性评价:托管学科专家对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进行调研,再对青年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进行评价。

                               上海名师培训中心

                               青浦区珠溪中学数学教研组

                                 201311

分享到:
收藏 保存 打印 关闭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