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程有效资源,促进学科持续发展”
———青浦区珠溪中学英语学科建设重点项目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以学科建设和学科质量绿色指标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新课堂改革,通过英语教研组重点建设学科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整体推动英语教研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打造出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特色化的教研组。
二、现状分析
英语教研组现有英语教师15名,有高级教师1名,中级教师10名,是一个具青春活力、氛围和谐、团结协作的温馨集体。由于教研组的教师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各自固定的教学模式,青年教师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上还欠成熟,想要有所突破则需要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希望通过英语教研组重点学科建设,依托学校的支持和专家的引领,深化理论学习,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全组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建设目标
把英语学科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通过英语组的实践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规范的学科组建设、运作模式,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1. 师资建设目标
通过英语教研组重点学科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业务能力明显增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新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坛新秀,中青年教师争当校、区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争当学科带头人。
2. 学生培养目标
以“基础实、技能多、素质好”为原则,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既有良好的学习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学科课程建设目标
从最基本的教学抓起,抓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夯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拓展型校本课程,丰富探究型团队课程,同时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资源等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活健康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渠道。
4. 教科研建设目标
立足本校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编写校本教材;结合各级各类研讨活动,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及教学案例。
四、项目实施
1. 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区、校骨干教师的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以及英语专业水平。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享,提高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理论素养和语言素养。
2. 课堂教学
以课改精神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富有校本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成绩,通过学习能力诊断、学习分层训练体系、优秀学生作文案例等优化措施,使英语成绩达到本区同类学校中上水平。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质量监测、教学反思。
3. 课程建设
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强三类课程建设,优化国家教材校本化的实施,推进校本教材、校园社团和英语节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校图书馆功能,让学生开展英语名篇阅读欣赏。
加强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建设,以学校拓展型课程“英语小导游”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多途径、多纬度、全方位地增长英语知识的舞台,形成校园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英语魅力。
4. 教科研活动
组织理论学习,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和沙龙活动,结合教学实践和反思过程中获取的经验,努力形成一系列教科研成果。
通过对课堂案例的分析、学生个别化教育的探索、教学行为的反思、质量监测的评价等教学元素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通过说课、开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教学论坛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与英语教学有关的行动研究,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根本目的。
五、研究步骤
活动时间:2013年9月——2015年6月
(一) 第一阶段:2013年9月——2014年6月
2013年9月:
大力动员宣传,做好英语教研组重点学科建设的前期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教研组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据此制定重点学科建设的工作计划和阶段实施目标。
2013年9-11月:
组织教师参加上海名师培训中心举办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问题研究专题培训,通过专家的专题讲座和示范课、公开课研讨等,实现理论和实践智慧的碰撞。
2013年12月:
名师结对:聘请委托管理学科专家带教我校青年教师,针对教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通过听课、评课、即时评价、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互助和分享。
2013年12月-2014年6月:
组织英语教师沙龙:以委托管理为契机,建立学校英语教研基地,开展英语教学专题研讨。其中六、七年级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围绕词汇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实践课研讨的形式寻求教学增长点。八、九年级开展说课评课活动;以说课的方式剖析教材处理,以评课的角度细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活动每两周举办一次。
2014年5月:
举办青年教师英语论坛专题活动,汇编优秀教学案例集或成果集。
2014年6月:
完善各年级英语资源库建设。
2014年6月:
分阶段总结英语重点学科建设工作。
(二)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6月
2014年9月:
名师结对:聘请青浦区教研员、区学科带头人带教我校骨干教师,针对教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通过听课、评课、即时评价、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互助和分享,培养学校的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
2014年9月——2015年6月:
英语教师沙龙:推动学校英语教研基地的发展,开展三类课程的专题研讨。其中基础型课程开展说课评课、同课异构、公开展示等教学活动,通过行动研究的形式深化教学改革。拓展探究型课程,以科研项目引领,以学校特色为主线,强化实践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活动每两周举办一次。
2015年1月:
举办学科教师英语论坛专题活动,汇编优秀教学案例集或成果集。
2015年2——5月:
英语节系列活动;包括说课评课活动、同课异构活动、教学专家专题讲座、师生才艺表演、英语作业展示、学生作品汇编、英语小报作品展示、英语小导游等一系列活动,努力为师生搭建平台,营造全校英语教学的氛围。
2015年6月:
完善各年级英语资源库建设。
2015年6月:
分阶段总结英语重点学科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1、建立制度,形成体制。
1)各备课组要做到统筹安排,分工合作。
2)以教研组长、高级教师、各备课组长为主要成员,建立英语教研组重点学科建设中心小组,商讨、总结每次教研活动的得失优劣,为更好地开展下一次教研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3)落实完善课例研讨制度、质量监测会议制度、专题研讨会议制度等相关教学管理制度。
4)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行动研究为着眼点,以活动项目为载体,以合作互动为抓手,分阶段实施系列活动内容。
5)做好活动项目的执行方案和落实措施,做好相关的活动记录,使活动的与经验能够留下一些细节,作为教研组的业务档案,为教研组积累教研资源。
6)做好学期的工作总结,对照工作计划与目标,对所经历的活动、取得的成果、总结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做系统回顾。
2、专家指导,合作共享
学校大力支持英语教研组重点学科建设,以专家引领、搭建平台、教师互助等有效手段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目标。
3、科研引领 课程建设
以行动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让英语的教学魅力在珠溪的课堂上散发耀眼的光芒。
上海名师培训中心 青浦区珠溪中学英语教研组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