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同时又是同一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的一个主要阵地。教研组建设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好坏,一个学科教研组的建设水平一定意义上影响到该学科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在校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在新形势下,加强教研组建设具有更新的意义,也有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我校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中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全面提高我校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几点想法。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的重要基础,它对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师生素质、教学质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教研组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织。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教研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落实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保障。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拓展教学内涵的主要途径。教研组是学校的教学业务组织,承担着校本课程开发、本组教师教学管理、教科研活动和具体实施教学计划、检查评估教学质量、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及指导教学实践等任务。它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教研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而且通过我们教研组通过每周的校内或校外的教研活动这一载体,目的在于引领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训练,利用教研组这一阵地吸引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因此,作为教研组的每位成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意义,而其中教研组长就必须起到组织、领导和协调等作用,使大家共同管理本组的常规化工作。
二、明确教研组工作的任务与要求。
教研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学校教研组要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摇篮和基地,就要坚持研和训合一。各教研组要不断加强科研意识,要确立与课堂教学、学生实际相关的研究课题,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和提高。建立定期的学习制度。要认真组织好全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等纲要性书刊;要善于对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评析;要善于对学科教材进行整合、优化;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通过自学、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研组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明确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研活动中心任务是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主要内容是研究课堂教学,特别是要用课改的理念和思想去聚焦课堂教学、重视质量评价、开研究例剖析。要通过教学设计、专题研讨、经验交流、说课评课、信息介绍等多种手段,深入研究与探讨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及时把握教改的动态趋势,关注并积极尝试课程改革中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加大对公开课研究的力度。各教研组要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并以新标准、新教材、新教法为研究重点,不求多、只求精,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要预先设计好研究问题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要侧重于研究课的研讨与反思,善于捕捉教学中的某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我认为每次教研活动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在活动前一定的时间,组长把活动主题通知组员,组员要事先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上课教师的选题,其它教师的评课等都要围绕这一主题有目的地进行。如可以“如何把复习课上得既生动有趣又有效”、“如何上好概念课”、“如何上好习题课”等一系列问题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例如,本学期学校开展的教学周研讨活动,我们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着重于“研”字上,要求开课教师先确定本堂课的研究主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此次活动在教学展示中融入了研修活动,可以说是双赢。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大胆进行实践探索,进一步增强新课程的适应能力,把新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在实践中锻炼,在反思中提高,发挥课题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水平中的针对性与导向性作用。除此之外,我们各教研组要加强对考试命题及评价的研究,尤其是毕业班,更要关注中考的走向。各教研组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要适当增加体现学科特点、探究性学习、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试题。教研组是教学改革最前沿的阵地,富有创意的教研活动能突破传统教研活动中内容缺乏新意、形式呆板老套的弊端,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的关注视野,走进教师提高的需求领域。通过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能使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的重要组织。
三、发挥备课组在教研活动中的基础作用。
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最基本组织。随着教改的深入,备课组的作用愈来愈得以显现,它不仅直接影响教研组建设,而且还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要落实好学校的教学管理,夯实基础,必须从备课组抓起。抓好备课组的常规建设。各备课组每周要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备课活动,确定活动主题,努力做到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统一进度、齐头并进;统一备课、取长补短;统一练习、高效轻负。要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要研究和精选习题,合理控制作业负担。要交流研究教法、学法的经验,提高备课质量,使每一次活动做到主题集中、任务明确、措施扎实、责任落实、效果实在。以提高课堂效益为出发点,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备课组要紧紧围绕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来开展活动,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规律,关注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撰写课堂教学心得,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同时,各备课组应按开学初所制定的授课计划安排好年级单元考试、月考等阶段性测试,做好质量分析,排查教学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拾遗补缺措施。备课组长要履行好职责,起表率作用,做好协调工作,发挥组内教学骨干作用,加强对备课组活动的指导与管理。当然,我们各教研组也应不断加强对备课组活动的常规管理,落实好检查监督制度,确保备课组活动经常、有序、高效地开展。
四、教研组建设成功的保证: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是教研组建设与成长的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具其现实的价值。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从备课到上课准备,从资源整合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从试题选择到综合实践活动,从教学反思到研讨共享,都是群体性活动,都必须在全组人员共同参与、能力协作下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效果。同时,教研组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
五、发挥研修处的作用,加强对教研组建设的监督与管理。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就必须加强校本教学研究,紧紧抓住学习、实践、探索、创新这一教研新模式,有效扎实地推进教研组建设。今年,我校成立了研修处,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教学常规工作、完善教研制度、深化校本研修工作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因此,我们研修处开学初对教研组建设与管理作出了较全面的计划与部署。通过例会的形式加强对教研组组长的工作指导,目的是为了使教研活动内容充足,效果明显。同时,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校长新学期所提出的“常规管理求精细,创新管理求活力”的办学目标,本学期我们完善了听课制度,成立了由行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及新教师组成的听课组,每周不定期地进行了观课活动,加大了随堂听课的力度,虽然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情况还是比较理想。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因为这一直是我们几年来努力实现的方向。下阶段,我们研修处将继续落实教研组建设的常规管理,完善对教研组的监督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教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并继续深入教师、深入课堂、深入学生,通过听课、开座谈会、部分教师谈心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各教研组工作的开展情况。
总之,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增强学校校本研究实施的最基础性工作,只有学校的每一个教研组都充满了活力,全校的教学管理措施才能得以真正落实,全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